《迅雷之旅》剧情简介
一次科技含量极高的信息化军事演习在深山老林中的通信哨所进行着,扎根哨所的赵汉青和乔立根对这支只有三个人的演习部队充满了敬佩,可演习部队里的电脑高手高原却对落后的哨所显得有些不屑,于是演习还没开始,赵汉青和乔立根就对这位骄傲的战友产生了敌意。
演习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设备和高原的技术素质使赵汉青和乔立根认识到了自己和当代信息化战争的差距,两个屡建战功的优秀战士暗下决心,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完善自我,缩短和战友的差距,更好的履行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
不久,赵汉青和乔立根得知他们被破格录取到军校深造,告别了魂牵梦绕的哨所,两人欢欣鼓舞地踏进了人才济济的军校。意外的是,在军校里他们又和“对手” 高原相遇了,原来高原只是那次演习中的实习学员,现在是赵汉青和乔立根的同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的三个人百感交集。赵汉青认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他要让高原知道从...
《迅雷之旅》相关视频
-
6.0
挺进中原
1979
战争
简介: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了强渡汝河,我军首长下令炸掉辎重,炮团长(王志刚 饰)违令不炸,被旅长方军(王丹华 饰)撤职。此时敌军长白建业(周楚 饰)已在汝河两岸布兵夹击,经过激战,我军与游击队会师。方军见到分别多年的母亲(苏辉 饰),知晓家中变故。深秋,敌人大面积封山,妄图用经济封锁置我军于死地。次年春,大反攻开始了,方妈意外发现方家坪区长来弟(于力 饰)正是自己多年前被人卖掉的孙女也就是方军的女儿。可情急中,还未相认,来弟就随大军走了。随着战事的推进,白建业深感大势已去,准备逃跑,得知消息的来弟疾速给部队报信,途中遭袭负伤,弥留之际,她拿出一只妈妈牺牲前留给她的耳环......
-
5.0
勃沙特的长征
2016
战争
简介:影片以红军长征时期发生在贵州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再现了红军与英国传教士勃沙特之间发生的一段传奇故事,展现了红军将士与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信仰和情感上的碰撞交融过程,勾勒出红军当年克服艰难险阻、寻求革命胜利道路的历史图景。
垂暮的勃沙特,坐在书房,盛开的桂花飘来悠然的香气将他的思绪拉回到了几十年前。
1934年10月,为配合红军主力长征,红六军团由湘西根据地开入了贵州黔东南大山区。由于手里没有地图,面对着高山险阻和敌人设下的重重埋伏,部队无法行动。
三百多人的地方武装将红军十几人的购粮小分队围堵到了一所教堂内,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传教士勃沙特骑着马来到了教堂,情急之下被红军所扣押。张连长为了迷惑敌军,敞开教堂大门,大摇大摆地将勃沙特的马牵进教堂,使敌军误判教堂内早已做好埋伏,黯然撤出,这才使购粮小分队全身而退。被误以为是外国间谍的勃沙特随着小分队一同...
-
6.0
杀出重围
2017
战争
简介:1937年9月,日军疯狂进攻河北保定,驻军吕团长在残酷的逆境中,在具有进步思想的“东抗”组织及党员积极配合下毅然率部北上接受八路军改编,为这支具有良知的国民党军队成长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9.0
灰烬与钻石
1958
战争
简介:马切克是一个右翼组织的杀手,他奉命要杀死波兰的党组书记,可是在他居住的旅店,他邂逅了漂亮的女服务员,并且爱上了她,在这种炙热的爱情火焰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任务的合理性。虽然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在逃跑过程中还是被警方击毙
-
6.0
沂蒙六姐妹
2009
战争
简介:1947年春,我军与国民党在鲁南将展开战略决战,大战前夜,烟庄正举办一个没有新郎的特殊婚礼,春英(刘琳 饰)抱着一只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娶月芬(李念 饰)进了门。男人们大都上了前线,妇救会长兰花(范志博 饰)带妇孺老幼准备艰巨的支前仼务,他们不分日夜地摊煎饼、筹马草、做军鞋,拆了门板做单架。秀秀的哥哥大壮(李晨 饰)是六纵的战士,其父怕独子战死疆场,谎称老伴病重骗回儿子,将其锁在地窖中。黑燕(曹苑 饰)召集秀秀(张璇 饰)、小鹤(王莎莎 饰)用调虎离山计将大壮放出返回部队。为筹措军粮,月芬在路上与从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不久,丈夫牺牲在前线,致成终身撼事。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兰花带众姐妹义无反顾地上了前线……
-
6.0
曾克林出关
2004
战争
简介: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声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紧接着,朱德总司令接连发布大反攻命令,要求我驻河北、辽宁边界的冀热辽军区即刻兵分三路向辽宁、吉林进军,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将日军彻底赶出东北三省。 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是一支长期坚持冀东抗日的英雄部队,离东北最近,他们在曾克林司令员的率领下,迅速出关。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与苏联红军联合作战,首先攻克了日军把手的山海关,为后续部队进入东北扫清了障碍。此后,他们乘坐由闷罐、平板和客车车厢组成的40节“混合列车”长驱直入,接收锦州,进驻沈阳。由于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有《中苏条约》,驻沈苏军坚持要把沈阳等大中城市交给国民党,拒绝曾克林部队进入沈阳。粗中有细的曾克林据理力争,终于在沈阳站住...
评论